小岛屿发展中国家海洋与海岸带生态环境及灾害立体监测国际培训班在杭州举办
日期 · 2024-06-02

2024年6月1日,“小岛屿发展中国家海洋与海岸带生态环境及灾害立体监测国际培训班”在杭州举行开班仪式,来自巴布亚新几内亚、斐济、基里巴斯、库克群岛、密克罗尼西亚联邦、萨摩亚、所罗门群岛、汤加、科摩罗、马达加斯加、毛里求斯、塞舌尔、坦桑尼亚桑给巴尔、斯里兰卡、马尔代夫等15个小岛屿发展中国家的26名学员参加培训班。培训班由科学技术部国际合作司主办、自然资源部科技发展司指导、自然资源部第二海洋研究所(以下简称海洋二所)和卫星海洋环境动力学国家重点实验室承办,中国海洋发展基金会(以下简称海洋基金会)、中国资源卫星应用中心(以下简称资源卫星中心)、自然资源部海岛研究中心(以下简称海岛中心)、聊城大学太平洋岛国研究中心和自然资源部大亚湾海洋风险与灾害野外科学观测研究站共同协办。自然资源部国际合作司副司长王安涛、海洋基金会副理事长兼秘书长潘新春、海洋二所所长方银霞、海岛中心主任张海峰、资源卫星中心副主任陆书宁等致辞嘉宾以及承办单位和协办单位领导、授课专家代表、海洋基金会资源生态部项目主管刘治帅和全体培训学员共60余人参加开班仪式。

图为参加培训班嘉宾及学员合影

图为王安涛视频致辞

王安涛在致辞中表示,自然资源部高度重视海洋领域国际合作与交流,积极发展与全球小岛屿发展中国家的合作关系,搭建了中非海洋科技论坛、中国-岛屿国家海洋合作高级别论坛和国际海岛论坛等合作机制。希望借此培训班的机会,双方增进了解,深化合作,发挥中国在卫星遥感、海洋观测预报与防灾减灾、海洋生态保护修复、海洋资源评估等领域的技术优势和工作经验,推动与小岛屿国家的务实合作。

图为潘新春致辞

潘新春在致辞中首先代表海洋基金会和海上丝路海洋发展研究院对本次培训班的顺利召开表示热烈祝贺。他表示,海洋基金会十分关注小岛屿发展中国家的经济发展、生态保护和减灾防灾,在中国自然资源部国际合作司的具体指导下,积极与9个小岛屿国家,以及太平洋岛国发展论坛、太平洋-中国友好协会等区域合作组织签署了开展“推行海洋空间规划,助力蓝色经济发展”海上丝路项目合作协议,围绕海洋空间规划编制、海洋产业布局、海洋能力建设、海洋人才培养、中国企业投资兴业等方面开展了合作,取得阶段性成效。他指出,5年多来,海洋基金会对包括小岛屿发展中国家在内的共建“一带一路”国家的2600名海洋管理和技术人员进行了培训,为发展中国家海洋治理提供人才和智力支持,接下来海洋基金会将继续推动与小岛屿发展中国家的务实合作,着力做好三方面工作:一是编制好海洋空间规划,科学布局开发与保护;二是谋划好海洋优势产业,促进经济与社会发展;三是加强海洋能力建设,提升海洋管理效能。

图为方银霞致辞

方银霞代表主办方首先对远道而来的小岛屿国家学员表示热烈欢迎,并希望学员通过参加培训班,成为多方合作的使者。她进一步指出海洋二所将依托中非海洋科学与蓝色经济合作中心、环印度洋合作与培训中心等国际合作平台,持续强化与包括小岛屿国家在内的各国海洋研究机构建立稳固合作关系,提升在海洋观测、生态保护、防灾减灾和可持续发展等领域的国际合作水平。

图为张海峰致辞

张海峰表示,海岛是壮大海洋经济、拓展发展空间的重要依托,是保护海洋环境、维护生态平衡的重要平台,但其特殊的地理环境,在应对气候变化、防灾减灾、生态保护修复、蓝色经济发展等方面面临着诸多的挑战。为此,将携手岛屿国家共同应对全球气候变化和自然灾害挑战,重点提高岛屿国家在建立气候韧性和实现可持续发展方面的能力,推动构建更加紧密的中国—岛屿国家命运共同体。

图为陆书宁致辞

陆书宁表示,资源卫星中心是拥有全球在轨运行数量最多的国家级遥感卫星数据中心,致力于为国内外用户提供高效、精准的陆地观测卫星数据支持。期待以培训班的机会,深入交流、携手并进、共谋发展,共同为保护全球海洋生态环境、促进小岛屿国家的可持续发展贡献力量。

培训班开班仪式上还举行了国家重点研发计划项目“太平洋岛屿国家海洋与岸带生态环境典型要素监测能力”的项目成果赠送仪式,海洋二所方银霞所长和资源卫星中心陆书宁副主任,代表项目成果单位方向15个国家的26位学员分别赠送了各自国家的我国自主遥感影像和国别监测研究报告等项目成果。

在开班仪式的主旨报告环节,南太平洋大学Surendra PRASAD教授、国家卫星海洋应用中心副主任邹斌研究员以及海洋二所卫星海洋环境动力学实验室主任周锋研究员分别围绕“南太平洋大学海洋研究与展望”“中国海洋观测卫星的发展与应用”和“海岸带生态灾害监测预测”等主题做主旨报告。

本次培训班为期15天,共有来自中国资源卫星应用中心、上海交通大学、浙江大学、中国农业大学、聊城大学、武汉理工大学、南太平洋大学、自然资源部海岛研究中心、自然资源部南海发展研究院、国家卫星海洋应用中心和自然资源部第二海洋研究所等单位的33名知名专家作为授课老师,聚焦全球小岛屿发展中国家所面临的海洋生态环境变化与灾害监测及可持续发展需求,利用我国在卫星遥感、海洋观测和海洋管理等方面的技术优势,开设30余节专题讲座、实践操作和现场教学等课程。